WANG Yimo 王苡沫
《人间狂想曲》
实验影像,7 ’ 30 ’’,2021年
《人间狂想曲》的动画部分使用真人实拍的方式,以电厂作为背景与动画相结合,创造出一个工人们的异想世界。
WANG Yimo王苡沫
1996年出生于中国重庆,现居成都。王苡沫是一名独立艺术家,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。主要创作方向为实验影像,作品涉及实验动画、装置艺术、影像摄影。现研究方向为探寻电影与动画之间的交互关系,寻找他们之间边界的拓展和延伸,对社会变革和未知学科的讨论。
TONG Wenmin 童文敏
《海浪》
行为录像,单频,彩色,无声,19 ’ 46 ’’,拍摄:于尧,2019年
过程:身体随着沙滩上的海浪移动。
TONG Wenmin 童文敏
1989 年生于中国重庆。2012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。童文敏现工作生活于重庆,创作常常聚焦于外部环境与个体感知的交叉地带,通过看似背反逻辑的行为,激发微妙且具启发性的行动及其视觉诗意。通过时常化的或具规律性的动作,在语义丰富的情境中提示身体与行动的寓言性品格。
CHEN Xiaoyi 陈萧伊
《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,留下残响》
4K影像,彩色,24 ’ 52 ”,2022年
声音:白水
6500万年前,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,古特提斯海退却,横断山脉由此诞生,那些古老的矿床都诞生于海洋中。在中国西南山地的藏族彝族的传说中,矿石是山神的食物,而谁能预料到,人类千百年来,就这样夺走了山神的食物,从而铺开了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。
《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,留下残响》是以在高海拔山区所崇尚的白海螺作为线索。影像在定格镜头中切换,都与“风景”有关,而这些风景聚焦于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废弃的矿区与山林。对应影像的文本和旁白,分别是一位尔苏族的老人在用他们即将消失的濒危语言,讲述古老的白海螺传说;另一部分改写自诺瓦里斯未完成的小说《Heinrich von Ofterdingen (1802)》,探讨由地下世界引发的感知与思考。
在生命尺度的短暂性与土地恒久变迁的关系中,召唤一个远古的时空;就如同影像,虽拍摄于当下的矿区废墟、自然与山林,但所在文本的复调中,引起的想象是关于地层时间的堆栈。白海螺如同一个钥匙的存在,作为一种尺度对话之间的联结,是从现在到过去的一种时间推移,从山峰回到海洋,从人回到石头。
CHEN Xiaoyi 陈萧伊
199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,于 2014 年获得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摄影硕士学位,目前工作生活于成都。